對於如何在股市中決定價值,這個問題不但複雜,也很抽象,雖然價值和價格理論上是兩回事,但是在人的心中的價值其實又一直受到價格的影響,以日本旅遊為例,一般人對北海道五天團的價值便很多時受到過去看到的五天團價格作為比較的起點,再加上一些調節,然後得出「貴」呀、「抵」呀等的感覺。價格主要取決於短期的供應和需求的平衡,而價值是每個人對產品的取捨,同一件產品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
以上是在人心中的主觀價值,但是在股市投資場上,價值投資的一個重要概念是價值最終會在未來的回報中被反映出來,也即是價值會在未來的價格反映(註:也可以在股息或其他回饋中反映,只是要求預測未來數以十年計的股息及其他回饋並不容易,最簡單仍然是看未來的價格),價值和價格雖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卻又互相關聯,互為影響。
如果以未來的回報(在價格的反映)看投資價值,價值便不再只是主觀的概念,而應該有客觀標準的,可是這個客觀的價值在那裡,卻又很難說得準,用市盈率?市賬率?股息率?多少才算高?多少叫作低?還有其他影響公司未來表現的各種變數。
要評估投資公司的未來回報(價值),便要對公司的行業、營運、管理、前景等等有相當認識。對於有這種能力的人,當然很好,只是一般人要對多間公司、多個行業都做到「有相當認識」,並能相當準確評估未來的回報,恐怕並不容易!而且一間公司的價值也會隨著時間和環境在變化之中,難以有永恆的價值,需要不時對評估作出更新。對一般非投資專業的上班一族,更難有足夠的時間和渠道對不同公司和行業作深入瞭解。
對於自問沒有能力對眾多公司和行業的未來作出評估的投資者,評估整個大市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替代選擇,亦相對容易。從過去的數據看,無論是市盈率、還是股息率,都有均值回歸的現象(註:大市指數沒有均值回歸現象),用過去一個長時期的平均值或中位數,可以作為大市平/貴的一個比較客觀的指標,投資在大市的ETF(例如香港的盈富基金),是其中一個方法。至於用那一個參數作基準?距離多遠開始投資?投資多少?甚麼時候吐現?投資者仍然要自己作出研究和取捨。
我十分認同指數基金的確省掉不少散戶的時間,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尤其是相對初學者而言,可能交少很多「學費」。
回覆刪除巴菲特也是建議把他留給太太的信託基金,以10%配置在短期政府債劵,90%配置在低成本的S&P500指數基金,並相信在長期績效上,會比那些聘請了高薪經理人的養老基金、機構或散戶投資者表現得更好。
刪除指數ETF尤其適合要求平衡生活,不想花太多時間在投資場上的人。
十分認同追求自由兄關於指數ETF的睇法。
刪除謝謝
刪除我也閱讀過很多價值投資的書籍,只能說一時三刻好難搞得清楚,真係要自己體驗下,點點滴滴累積
回覆刪除投資(市場)價值相當抽象,只有一個概念,沒有一個客觀的量度的標準,釐定價值往往只能事後孔明。人心的變化造成價格的波動,價值的變化相對緩慢,而人心趨向也一樣影響價值。所以價值投資者都是各施各法,沒有一致的標準。
刪除價值和價格又互相關聯,互為因果,亦令人容易渾淆,尤其到運用的時候。
慢慢來吧。
金融投資不熟不做、要做就必須花時間慢慢觀察。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投資和做生意很相似,不熟不做,隔行如隔山,會賺錢也會虧本,倒閉的公司比能夠生存下來的公司多,投資亦是虧本比賺錢的人多。
刪除雖然如此,賺錢的亦大有人在,賺錢的人有其特質。
謝謝!
回覆刪除對於閣下的網站,我並無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