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6月29日星期六

2013半年結

2013年上半年(628日)恒指收20803.29,跌8.2%;國指收9311.44,跌18.6%

股票投資組合上半年不計股息跌幅0.8%,算是跑贏大市(恒指)和國指,雖然組合錄得虧損,不過已經很滿意了。輸得少的原因是投資組合內的內地電力(發電)板塊所佔比重不少,這兩年的內地電廠咸魚翻生(否極泰來),其中風力發電的新能源股,在低位回升的力度又甚為可觀,我在相對高位時也減低了部分持股。其實內地電力股在過去數年一度是拖著投資組合回報的,不過是世界輪流轉。

早前說過今年是乾散貨航運業的初步復甦年,明年是增長年,但是今年上半年的各個航運指數仍然在非常低位橫行,各航運公司在第一季的業績均顯示困難重重,整體情況不比去年好,第二季業績雖然未公佈,看情況不會比第一季好,近期乾散貨運指數有少許反彈,但也只是杯水車薪,仍然在虧損的範圍。

不過我對今年是乾散貨航運業的初步復甦年,明年是增長年的看法暫時仍然未有改變,覺得只是時辰未到,如果今年下半年還沒有開始,明年上半年也應該是時候了(好有阿Q精神),不過這個看法只是建基於從供應減少考慮,並沒有從需求方向作預測(也沒有能力作預測),因此錯的機會也會有不少。上半年的航運股跌幅不少,我也逐漸增持了小量內地航運及碼頭股(但是對於那隻過去兩年每年虧損近四分一股東資金的所謂龍頭航運股,如果它不是央企,恐怕早已經不能維持,我也不敢有太大信心,寧願賺少些,不想冒太大風險,市場還有很多選擇),並同時減持了部分升幅較高的股份。正如年前的內地電力股一樣,現在的內地航運碼頭股是拖著整體投資回報的。

另外在6月的跌市又對部分股票作了一些增持,在跌市中增持,升市中減持,已經是近年來的指定動作,基本上都是和大部分市場中人對著幹,前提是對公司的穩健性和前景有信心。通常在増持/減持後短期內大市會再跌/再升的機會不少,以前也會在這種情況下感受到一些壓力,不過現在市盈率和股息率指標都顯示大市偏低,暫時還沒有感受到甚麼壓力。總的來說,半年來組合中現金比重減低了少許。



祝各位網友投資順利,開開心心。




******************************************
2013-07-31

今天突然想起了「止血」這個詞,覺得用來形容今年的乾散貨航運業前景更適合,因此更改對乾散貨航運業的預期,今年為止血年(不過現在還未看到能夠止血的跡象),2014年為復甦年,2015年為增長年。


我當然並不知道這兩年是否真的能夠復甦,只是對我投資內地的航運碼頭業並無大的影響,我看到的是現價仍然在一個相對的非常低位,應該是一個反映了航運業未能復甦的價位。假如我看錯的話,我仍會耐心等候,除非出現了令我對公司的生存能力有懷疑的情況。

2013年6月5日星期三

高風險、高回報?

經常在電視、電台聽到「高風險、高回報」的說法,很多財經專家、市場中人、甚至經濟學者都會不經不覺的把「高風險、高回報」掛在口邊。但是高風險真的和高回報掛鉤嗎?


甚麼是風險?
從投資上看,一般的看法包括價格的波幅大代表高風險(也代表可能虧損的幅度大);也有以價格下跌的機會率大代表高風險;也有以虧損時對生活的影響大代表高風險,不一而足,並無一個固定的定義。很多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場合也會有不同的定義。我和一般人的看法沒有多大分別,不過認為最大的風險來源在於無知和貪念,在自己不認識的範疇上投資/機而又妄想有非比尋常的回報。


高風險會帶來高回報嗎?
人人都想沒有風險又有高回報的投資,但同時又覺得世上那有這麼想理,因此常常聽到:「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要想有高投資回報,便要冒較高的風險。」

假如你到賭場賭大小,並且把所有賭本(例如$10,000)一次過買下去,如果贏了便把注碼加倍(賭本加上贏回來的資金)再買下去,如是者連續賭五局,連贏五局時便可以拿著賭本的32倍($320,000)離開。這種132的賭法是否「高風險、高回報」?為甚麼?

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把以上的賭博作為「高風險、高回報」的一個例子,因為大家都知道以上的賭博在短期來說已經很少有贏的機會,在長期來說就更加是送錢給賭場用。那麼只買一局,贏了便走又如何?有接近一半(當然是少於一半)的機會可以拿到雙倍的資金離開,又算不算高風險、高回報?

如果都不算是的話,那麼為甚麼又有那麼多人投資/機在高槓桿的衍生工具上,把提高賭博注碼(槓桿投資/機只是相當於提高了賭博的注碼,並付出費用),說成是「高風險、高回報」?以「風險越高、回報越大」作為藉口,自己騙自己的沈迷在賭博之中。這種提高注碼式的賭博,又如何可以提高回報?

不但是一般的小投資者,金融市場中不少知名人士,都會在冒高風險的時候,以「高風險、高回報」,富貴險中求等作為藉口,麻醉自己對風險的恐懼,然後「理直氣壯」地把資金押下去。

「高追」也是在股市中常見的例子,經常聽到傳媒中的「投資專家」說:「XX股上升了幾天,勢頭好,應該沒有這麼快炒完,有力再上」,又經常聽到電話中的散戶說:「我的XX股在$YY買入,現在跌到$yy,怎麼辦?」六神無主,藥石亂投的結果可以想像。


低風險、高回報?
我的看法剛剛相反,「減低風險」才是「增加回報」的關鍵,尤其是當風險代表價格下跌的機會率大小時,減低風險就是減少了虧損的機會,一般情況下,自然也代表著增加了賺錢的機會。也許有人會反駁說:「全部持有現金不作投資,便不會虧損,不過也不會有回報。」對不起,只持有現金不是不會虧損,以購買力看,除了極少數的通縮年份外,現金的購買力每年都在減少中,也相當於一直在虧損中,要跑贏通賬才可算是沒有虧損。因此把現金放在銀行收息在大部分時間也是在虧損中,不但不是沒有風險,而且差不多是只虧不贏的投資,不過也總比道聽途說,藥石亂投式的投資/機好。試想想三十年前有一百萬資產和現在有一百萬資產,在生活水準上有甚麼分別。事實上我們根本不能逃避風險,只能積極面對、認識和減低風險。

那麼買iBond便可以追及通脹,不是不用虧本了嗎?但是香港政府有限度照顧市民,以去年計,每人只可以向政府買得3-4萬元的iBond,如果要在二手市場購買,$100iBond大約售$105元,本金大了,也就不能追及通脹,要虧損了。

美國經濟學家郝金(Robert A. Haugen)教授去年發表了一項研究,以24個月的回報標準差為風險衡量準則(即以波幅的大小為風險準則),對全球21個國家/地區股市在19902011年的表現,進行了一次詳盡比較,結果顯示被列入波動性最小、風險最低類別的股份,在21年間有20年有正回報,只有1年錄得負回報;而那些波動性最大、風險類別最高的股份在21年間卻只有2年錄得正回報,19年的負回報。風險最低類別的股份平均每年跑贏風險類別最高的股份17%


(郝金教授的研究指出波動性最小、風險最低類別的股份,在21年間只有一年錄得負回報,而波動性最大、風險類別最高的股份,在21年間卻只有二年錄得正回報。)


引用巴菲特的名言:「投資的第一條準則是不要虧損;第二條準則是不要忘記第一條準則。」相信很多人(包括投資專家)都會認為巴菲特有很高的投資回報,但是看他的投資準則,他會冒很高的投資風險嗎?他才不會把資金押在他認為高風險的項目上,他只會把資金投放於他認識,並認為是低風險的項目,也因為他對自己投資的項目非常有信心,所以他才會強調不需要太分散投資,分散投資(對他來說)會減低回報,他正正是投資於低風險項目而獲得高回報的,是典型的要求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者。相信其他能長期跑贏大市賺大錢的投資者,都是投資在他們認為低風險、高回報的項目上。


投資的態度
很多人把「高風險、高回報」引申為「要想得到高回報,便要冒高風險」,因此而把資金投放在高風險的項目去博一博。以博一博的心態去投資,與賭博何異?

人的貪念有時會蒙蔽理智,尤其在價格快速上升的時候,無論股市、樓市或其他投資,都會引起更多人的貪婪與恐懼(怕走寶,遲買會更貴),而令氣氛越來越瘋狂,火越燒越旺,終至大幅偏離基本因素,引起泡沫,然後......

在氣氛瘋狂的時候,很多投資者一方面知道「冇咁大隻蛤乸隨街跳」,另一方面又抵受不了貪婪的引誘,最後便藉口以「高風險、高回報」,富貴險中求作解脫,投進火場,企圖在短時間內獲得可觀的回報,可惜往往事與願違。

也有人選擇購買基金,把資金交給「專業」投資者管理,但又不知道如何挑選基金,只有依從金融經記(理財顧問)的介紹,例如某某基金在過去1年、3年及10年的回報很好......之類。王澤基教授在<<反轉腦袋投資學>>中指出,基金公司只要成立非常多的基金投資於不同領域,然後把其中表現遜色的基金結束並成立新的基金取代,那麼便可以不斷有很多過去業績良好,而事實上只有隨機表現(即過去的良好業績只是運氣好)的基金可供投資選擇。對於那些收取表現費的基金,則更可能會因為要博取表現費而蓄意冒上更大風險,反正賭輸了是別人的錢,而賭贏了便可以收取表現費,投資者的回報和基金經理的回報並不掛鉤。因此把資金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並不代表可以降低風險。

在投資場上,我們無法完全避免風險,只能選擇面對,而面對風險最重要的是要對所作投資的瞭解和認識。這並不是道聽途說,聽了傳媒或別人的分析便以為自己對所作投資有認識,而是要作出深入瞭解,能夠有獨立的分析見解,明白前景和風險所在的認識。只有正確認識自己的投資,才能有效的降低風險,從而取得合理的回報。做生意有所謂不熟不做,隔行如隔山,在投資場上何常不是一樣。

郝金教授的研究指出,無論從不同的市場看,或是從不同的年份看,投資於高風險(波幅大)股票平均會跑輸給投資於低風險(波幅小)股票的現象,相當明顯。郝金教授的研究同時指出,機構投資者通常會持有更多高風險股票。信奉「高風險、高回報」的人值得再三反思。

以「高風險、高回報」的心態投資,只能算是賭博,我們也只好祝他們鴻福齊天,有好的運氣。「高風險、高回報」這句經常被金融界人士掛在口邊,甚至自己也深信不疑的說話,卻令無數的投資者誤把賭博當作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