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五月的一篇《曾氏通道及未來一年的位置(2019更新)》,並預估了未來一年(即今年)曾氏通道的位置(註1),預估的位置當然不可能準確,現在讓我們看看相差有多遠。
以下是由1992年開始的最新恒生指數曾氏通道圖(不同起始點會得出不同的曾氏通道,1992年開始是跟隨曾淵滄博士在一些書上的習慣,如果這方面有了改變,煩請網友通知):
下表為曾氏通道去年預估的位置,今年的真正位置,及未來一年的預估位置(括弧內為對應的恒生指數位置):
通道線
|
去年預估位置
|
29/4/2020
|
預期 30/4/2021
|
95%樂觀線
|
10.76
(47,000)
|
10.72
(45,300)
|
10.77
(47,600)
|
75%樂觀線
|
10.60
(40,000)
|
10.56
(38,700)
|
10.61
(40,700)
|
中線
|
10.37
(31,800)
|
10.34
(30,900)
|
10.39
(32,500)
|
75%悲觀線
|
10.14
(25,300)
|
10.12
(24,700)
|
10.16
(26,000)
|
95%悲觀線
|
9.98
(21,500)
|
9.96
(21,100)
|
10.01
(22,200)
|
在過去的一年,恒生指數主要在通道的下方運行,今年的通道因此向下移(移動的幅度比去年減少),這是曾氏通道的自我修正能力表現。今年真正的五條通道線,都比去年下降了少許。
註:
1)由於上圖是由二十多年的數據造出,一年後的曾氏通道只是再加一年的數據,對於通道的位置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因此可以用當時的通道延長,預估通道的未來位置,相信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而少許的偏差是可以接受的,我們只需要知道恒生指數在通道的大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