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6月30日)恒生指數收18916.43,跌4.4%;國企指數收6424.88,跌4.2%。
股票投資組合上半年不計股息升2.1%,跑贏大市(恒指)6.5%,跑贏國指6.3%。
手上持有的主要都是舊經濟股,其中能源和金融板塊都在上半年有升幅,而內房板塊則下跌了不少,今年的「中特估」也對組合幫了一把。
恒生指數越來越受到新經濟股主導,組合有時不一定會跟隨恒指的走勢,甚至反方向走。4月時恒指下跌,組合逆市上升;6月初恒指上升,組合卻無表現。
當不用為生活而被迫上班,是成功了一半,退一步海闊天空,不再羨慕或妒忌他人的生活,放下名利比較,是真正自由。
2023年上半年(6月30日)恒生指數收18916.43,跌4.4%;國企指數收6424.88,跌4.2%。
股票投資組合上半年不計股息升2.1%,跑贏大市(恒指)6.5%,跑贏國指6.3%。
手上持有的主要都是舊經濟股,其中能源和金融板塊都在上半年有升幅,而內房板塊則下跌了不少,今年的「中特估」也對組合幫了一把。
恒生指數越來越受到新經濟股主導,組合有時不一定會跟隨恒指的走勢,甚至反方向走。4月時恒指下跌,組合逆市上升;6月初恒指上升,組合卻無表現。
繼去年五月的一篇《曾氏通道及未來一年的位置(2022更新)》,並預估了未來一年(即今年)曾氏通道的位置(註1),預估的位置當然不可能準確,現在讓我們看看相差有多遠。
以下是由1992年開始的最新恒生指數曾氏通道圖(不同起始點會得出不同的曾氏通道,1992年開始是跟隨曾淵滄博士在一些書上的習慣,如果這方面有了改變,煩請網友通知)(註2):
通道線 |
去年預估位置 |
30/4/2023 |
預期 30/4/2024 |
95%樂觀線 |
10.81
(49,700) |
10.78 (47,900) |
10.82 (52,000) |
75%樂觀線 |
10.65
(42,400) |
10.60 (40,300) |
10.65 (42,100) |
中線 |
10.43
(33,800) |
10.36 (31,600) |
10.40 (32,900) |
75%悲觀線 |
10.20
(26,900) |
10.11 (24,700) |
10.16 (25,800) |
95%悲觀線 |
10.04
(22,900) |
9.94 (20,800) |
10.98 (21,700) |
在過去的一年,恒生指數主要在通道的下方運行,今年的通道因此向下移,這是曾氏通道的自我修正能力表現。今年真正的五條通道線,比去年下降了少許。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恒生指數,仍然是在曾氏通道的95%悲觀線附近。
註:
1)由於上圖是由三十年的數據造出,一年後的曾氏通道只是再加一年的數據,對於通道的位置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因此可以用當時的通道延長,預估通道的未來位置,相信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而少許的偏差是可以接受的,我們只需要知道恒生指數在通道的大約位置。
2)不同的起始點會得出不同的曾氏通道,對未來的預期看法也會有很大的分別。
***************************************************
2023-08-30
最近看到曾淵滄博士的youtube (曾淵滄:我不看曾氏通道!解構失效原因,恆指參考價值大打折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QOkjKPelk),表示恒生指數過去數年在不適當的時間做了組合比重調整,引致指數參考價值不高,他自己也不看曾氏通道了。
原創者曾博士都放棄了曾氏通道,看來這個曾氏通道系列也應該是完結的時候了。
星期五去了深圳一天遊,飲飲食食之外,也想測試一下,除了香港的Alipay HK和Wechat Pay 之外,內地的(人民幣)支付寶,在沒有內地銀行戶口和內地電話號碼的情況下,綁定香港的信用卡是否用得到。
基本上全程都可以用到電子支付,無論是港幣的Alipay HK和Wechat Pay,還是內地支付寶都順利付款,帶去的現金全數帶回。
遇上的一點障礙是,內地支付寶原先綁定的中銀信用卡,付款時要求密碼(卡後的3個數字),而我身上沒有帶卡,忘記密碼而不能付款。後來改用匯豐銀行的信用卡,又不用密碼了。
不想開內地銀行戶口和養一個內地電話號碼,開通一個內地支付寶和綁定一張國際信用卡會是另一個選擇。至於匯率和手續費,就要遲些收單才去看,現在起碼知道是可以用得到。
註:信用卡在匯兌上加了1.95%的手續費(所有境外消費都有這1.95%的手續費),比較Alipay HK的即時兌換,大約貴了1.6%左右。
2022年恒生指數收 19781.41,跌15.5%,國企指數收 6704.94,跌18.6%。
股票投資組合在2022年包括股息賺0.4%,扣除股息後跌4.1%,跑贏大市(恒生指數)11.4%,和國企指數14.5%,繼去年都跑贏兩個指數之後,今年也跑贏了。比較上半年的跑贏大市(恒指)7.1%和跑贏國指7.4%,下半年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以下是組合在扣除股息後的全年升跌圖。
恒指今年延續去年的跌勢,繼續下跌到10月31日的最低位14597.31,然後上升,從上圖看V形明顯,希望明年繼續追回上面的失地。
早幾年是新經濟股升得多,這兩年卻是新經濟股跌得快,手上的是以舊經濟股為主,雖然跌得沒有那麼急,也是驚濤駭浪。
板塊方面,組合中的主要四個板塊,不計股息和現金,運輸板塊上升了18.6%,金融板塊上升了1.5%,地產板塊下跌了7.3%和能源板塊下跌了16.1%。
另外,組合內有一隻在4月已經被停牌的世茂房地產(813),大約佔組合的1.2%,如果這隻股票最後捱不過,要化為烏有(total loss),組合便要減值1.2%,今年的虧損亦增加。
祝大家在2023年步步高陞,萬事勝意。
2022年上半年(6月30日)恒生指數收21859.79,跌6.6%;國企指數收7666.88,跌6.9%。
股票投資組合上半年不計股息升0.5%,跑贏大市(恒指)7.1%,跑贏國指7.4%。
手上持有的主要都是舊經濟股,其中航運和金融都在上半年有升幅。
去年組合和恒指的相關性 -0.49(反向)是個異數,今年上半年回復了是正數的0.85。
繼去年五月的一篇《曾氏通道及未來一年的位置(2021更新)》,並預估了未來一年(即今年)曾氏通道的位置(註1),預估的位置當然不可能準確,現在讓我們看看相差有多遠。
以下是由1992年開始的最新恒生指數曾氏通道圖(不同起始點會得出不同的曾氏通道,1992年開始是跟隨曾淵滄博士在一些書上的習慣,如果這方面有了改變,煩請網友通知):
下表為曾氏通道去年預估的位置,今年的真正位置,及未來一年的預估位置(括弧內為對應的恒生指數位置):
通道線 |
去年預估位置 |
30/4/2022 |
預期 30/4/2023 |
95%樂觀線 |
10.79
(48,700) |
10.76 (47,300) |
10.81 (49,700) |
75%樂觀線 |
10.64
(41,600) |
10.60 (40,300) |
10.65 (42,400) |
中線 |
10.41
(33,200) |
10.38 (32,100) |
10.43 (33,800) |
75%悲觀線 |
10.19
(26,600) |
10.15 (25,600) |
10.20 (26,900) |
95%悲觀線 |
10.03
(22,700) |
9.99 (21,800) |
10.04 (22,900) |
在過去的一年,恒生指數主要在通道的下方運行,今年的通道因此向下移,這是曾氏通道的自我修正能力表現。今年真正的五條通道線,比去年下降了少許。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恒生指數,已經低於曾氏通道的95%悲觀線。
註:
1)由於上圖是由三十年的數據造出,一年後的曾氏通道只是再加一年的數據,對於通道的位置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因此可以用當時的通道延長,預估通道的未來位置,相信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而少許的偏差是可以接受的,我們只需要知道恒生指數在通道的大約位置。